7月7日,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资助项目“儿童剧表演人才培训”在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开班。项目秉承宋庆龄先生“用戏剧点燃孩子们的想象力”“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”的理念,探索如何进一步发挥全国首家专业儿童院团的作用,用好行业内领军人才资源,培养高水准的儿童剧表演艺术人才。
培训面向全国公开招生,招收来自16个省市的30名儿童剧从业者,完成7月份为期4周的全方位、集中教学及工作坊后,8月4日至10月19日第二阶段,学员们将回各自剧院、单位进行创作实践;10月20日至10月26日第三阶段再次回到儿艺进行集中成果展示并结业。
培训现场
“每次演出前,站在舞台幕布后,听着剧场里此起彼伏的童声笑语,我都会忍不住捏紧自己的手,给自己加油打气。”学员代表、辽宁人民艺术剧院一级演员段小琳从事儿童剧表演20余年,参演剧目多次获得“五个一工程”奖、金狮奖儿童剧目奖、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奖、国家艺术精品十大工程奖等,“我记得多年前演出白雪公主时,当皇后掏出毒苹果时,孩子们急得直跺脚大叫‘别吃饭,快跑’,当白雪公主吃了毒苹果倒下后,也有孩子喊‘叫你嘴馋’。当小动物受伤时,台下传来此起彼伏的呼呼吹气声,那是孩子们用他们自己的独特方式治疗剧中的角色。”
段小琳手机里保留着一张照片,“是我们剧院每年到福利院为孩子们演出时拍摄的,照片里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一个孤独症的小男孩。开演前,他情绪不稳定地大喊大叫,被两位老师带到角落观看演出,直到谢幕时,我又看了看那个漂亮的小男孩,他也跟着大家一起鼓掌。最后演员与这些孩子合影时,我把手里的道具糖递给了他,他轻轻地碰了碰我的手,露出了笑容。那一刻,我没忍住哭了,我突然意识到我的身份不再是简单的一位演员,更是用温暖与想象为孩子们打开了新世界。随着儿童剧演出市场越来越多样化,我想我们这次学习一定是一场充满童趣、充满惊喜和欢乐的奇妙旅程,会让我在艺术之路上继续成长。”
目前国内高校艺术类专业中培养儿童剧演员的课程相对不多,仅有上海戏剧学院、中央戏剧学院陆续办过儿童剧表演班,因此就目前全国性专业儿童院团需求而言,儿童剧演员的培养是一个很大的空缺。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有着77年儿童戏剧创作演出的经验积累,丰富的剧目资源可以作为教材筛选,还有优良的演出平台可以作为教学的实习基地,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到90年代,举办过两届学馆、七期儿童戏剧训练班,培养了五批随团学员。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院长沈莉说,“我们不仅在表演,更是在孩子的心里播种有意义、真善美、有创造力的幼小种子,希望这次培训可以给大家更多养分,希望大家在今后的道路上有所收获,为国家未来的一代注入最美好的心灵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戏剧种子。”
培训现场
培训旨在通过专业课程与实践指导,使学员能够更精准地塑造角色,把握儿童剧表演的特点和要求,为行业输送具备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儿童剧表演人才,推动儿童剧事业持续发展。
罗怀臻、雷国华、冯俐、蔡金萍、卢昂、汤爱民、周映辰、沈莉、辛西娅·米兰达、刘晓邑等十多位艺术家担任导师。培训内容包括主题讲座、工作坊、现场交流、学习交流会等,其中讲座包括“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,浅谈在城市更新中文化发展和建设”“导演构思与导演创作,儿童文学与儿童戏剧是同一趟列车”“儿童音乐剧的现状与未来”“儿童剧创作理念的思考”“浅谈儿童剧演员的表演角色诞生”“新消费语境下儿童剧制作、生态链构建的实践研究”等。工作坊包括声乐演唱在戏剧表演中关于儿童剧和台词、肢体在戏剧作品中的作用等。
国家艺术基金上海项目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沈捷表示,儿童剧创作与演出呈现出蓬勃的生机,但也存在一些亟待提升之处,“比如在编创领域高水平复合型儿童剧编创人才,特别是深谙儿童心理,兼具艺术想象和扎实编剧功底的创作者仍显不足,在表演领域既具备扎实的戏剧表演基本功,又能准确把握儿童审美情趣,拥有独特舞台魅力和即兴互动能力的演员仍需持续培养。本次培训顺利开班恰逢其时且意义深远,体现了国家层面对儿童戏剧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,相信一定能够成为中国儿童戏剧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。”
金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