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滚回绘图板”被淘汰的飞行器方案436 本文2270字,20图,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1925年3月,鲍里斯·奥西波维奇·苏霍伊从 鲍曼莫斯科国立技术大学毕业,加入了自己论文导师 图波列夫负责的中央空气动力学研究所(TsAGI)下属莫斯科第156工厂担任工程师和设计师。
苏霍伊在156号工厂逐渐崭露头角,1932年,苏霍伊被任命为156工厂下属苏霍伊设计小组的负责人,苏霍伊负责的第一个项目是ANT-25,这是一架航程超过12000km的单引擎远程实验飞机。1937年完成了从莫斯科直飞温哥华的壮举,多次打破不间断航程世界记录。
但图波列夫的真实目标不只是创纪录,他希望完成一种远程单发轰炸机DB-1(ДБ-1)。作为 ANT-25发展的远程轰炸型号, DB-1将燃料换为炸弹或相机,能够携带一吨炸弹袭击2000km目标, 1934年在伏尔加格勒的新第18工厂启动了首批24架 DB-1。但由于制造质量太差只完成了18架就被苏联空军拒绝了。
1938年苏霍伊在哈尔科夫获得了自己的设计局,尽管国防委员会交给他的第一个任务是研制新型试验战斗机,即后来的Su-1战斗机,但苏霍伊似乎对自己的第一个项目念念不忘,他在1942年独立推出一个单发轰炸机建议,似乎想要弥补DB-1的遗憾。
DBAM-37
1942年中期,第289工厂设计局(苏霍伊设计局)团队开始设计一架搭载单台AM-37发动机的远程夜间轰炸机的草图。这个自发计划并没有获得设计局正式编号,通常根据发动机称为为DBAM-37。同年9月,初步设计工作完成。在DBAM-37的设计中,设计师们的目标是创造一款经济高效、易于生产、飞行性能接近TB-7(Pe-8)的远程轰炸机。设计团队认为,在比较单发的DBAM-37和四发的TB-7时,DBAM-37具有明显优势,因为“在同等速度下,将相同货物运送到相同距离,DB飞机所需的发动机和燃料将减少4倍,机组人员将减少2-2.5倍。此外,制造DB飞机所需的铝合金材料将减少15-20倍,劳动工时将减少4-5倍……”
根据初步设计,DBAM-37飞机是一种单引擎悬臂中单翼飞机,带有单垂尾和可伸缩起落架。机组由三人组成。
机身在技术上分为两部分:飞行员和导航员的驾驶舱,以及包括炸弹舱、燃料舱和尾炮手的机身后部。驾驶舱完全由厚度为1.5毫米的装甲钢制成,并通过关节连接到机身的主要部分,机身的主要部分是硬壳式木结构。在前机身顶部,驾驶舱后方有一个UTK-1炮塔。在机翼下方的下部有一个炸弹舱。炸弹舱上方是一个焊接的钢制油箱。后部机身有一名炮手,操纵尾部后下方的火炮。UTK-1炮塔配有一挺12.7毫米UBT机枪和200发弹药,由导航员操纵。尾部支架配有一挺12.7毫米机枪和200发子弹,由炮手操纵。
机翼是双翼梁,平面呈梯形,由两个可拆卸的舵面组成,与机身上的节点对接。箱形前翼梁,带有胶合板隔断。后翼梁使用松木骨架和胶合隔断。除了起落架连接区域侧面和第二个肋骨,其余肋骨都是木制结构,带有胶合板护套。在机翼的前缘和翼梁之间有1.5毫米厚的焊接装甲钢油箱。机翼的控制面副翼和着陆襟翼。副翼框架和着陆襟翼由硬铝制成。副翼覆盖着帆布。右副翼上有一个微调配平器。
尾部单元由垂尾和带有胶合板护套的木制结构平尾组成。舵架由硬铝制成,带有亚麻护套。方向舵具有重量和空气动力学补偿功能,并配备了配平器。起落架是带尾轮的三轮起落架。主支撑向下游缩回机翼上的特殊整流罩中,旋转90°的轮子缩回机翼舱内。带有轮子的尾部支撑缩回机身中。起落架和着陆襟翼使用液压系统缩回和伸展。液压力来自电动液压泵。
AM-37液冷活塞发动机功率1400马力,带有可变螺距螺旋桨,安装在连接到机舱单元的焊接钢发动机支架上。发动机覆盖着一个引擎盖,其下部襟翼是1.5毫米厚的装甲板。
机组人员由三人组成:一名飞行员、一名导航员兼前炮手、一名无线电作员兼尾炮手。导航员坐在飞行员的右下方,前下方有导航窗口和瞄准仪。机组人员、发动机、油水冷却器和油箱有装甲保护。此外,为了保护后部免受大口径武器的攻击,飞行员和领航员的装甲座椅背厚15毫米,尾部舱口支架的炮手装甲板厚15毫米。 DB-M82F
空军研究所在完成了方案评估后。于1942年10月21日提出结论,提交的设计草案:“无法获得批准,原因如下: 1.由于可靠性和飞行安全的条件,远程飞机的单引擎方案是不合适的。 2.AM-37发动机已停产,尚未经过广泛运行测试,并且存在许多重大缺陷。 3.飞机的起飞特性(尤其是在夜间)不令人满意。(正常版本起飞1030m)。 4.机组人员人数无法保证战斗任务的正常执行: a)一名飞行员在6000-8000m的高度夜间飞行10小时是体力上的困难; b)领航员将无法履行领航员、投弹手职责,尾部炮手作为无线电作员弹他的工作场所位于不同的舱室中。
这些意见可以说是中肯的,空军对于单发轰炸机和3人机组的顾虑也不是没有道理,起降跑道的要求也超过了大多数苏联机场的现实。
1942年10月底苏霍伊对单发远程轰炸机方案进行了修订,星形气冷M-82F(ASh-83F)引擎取代了AM-37,机翼上的水冷散热器取消,射界不良的炮塔被移动到后面,最后又增加了一名炮手。新的称呼已经变成DBM82F-TK3。
到12月中旬,初步设计工作完成,苏霍伊又补充了一个更传统的双发设计,配备2台M82F的四座轰炸机DB-2M82F-TK3。两个新设计都完成了初步方案。
不过,在1942年的工厂报告中,苏霍伊指出这两个方案没有提交给空军研究所评估。显然,苏霍伊自己也没有信心,只有部分图纸保留了下来。
在当时,单引擎的轰炸机并非不存在,比如美国格鲁曼TBF复仇者鱼雷轰炸机,一名飞行员和3人机组也能完成长距离任务。苏联空军有可能错失了一架不错的远程轰炸机。 DBM82F-TK3参数 长度,毫米:14500 翼展,毫米:20000 机翼面积,m2:50 空重,公斤:5424 起飞重量,公斤:9700 最大速度,公里/小时: —靠近地面:395 —6000米:434 —8250米:453 升限,米:8700 航程,公里:4180 机组,人:4
金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